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陕西卫视《美丽陕西》栏目走进地矿集团凤县片区矿山企业 看“两山”理念引领矿山绿色升级
|
来源:地矿集团、黄金集团|2025/8/14 16:52:00|作者:陕西卫视|人气:66

     近期,陕西卫视《美丽陕西》栏目播出走进陕西看“两山”系列报道第二集:点“矿”成金 矿业大县探路绿色升级。其中,走进地矿集团权属西北资源凤县分公司、铅硐山矿业公司,报道了“两山”理念在矿山的生动实践。

     提到凤县,你会想到什么?麻味十足的花椒?还是流光溢彩的凤凰湖喷泉?再或者是家里有矿?今天一起走进全国五大铅锌基地之一——凤县,看“两山”理念如何推动当地矿业绿色升级“点矿成金”。

     陕西震奥鼎盛矿业有限公司是位于凤县留凤关镇的一家集铅锌矿开采、洗选与销售的企业,也是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曾经在选矿环节产生的粉尘污染,在这家企业被彻底根治。

     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有限公司凤县分公司梁家沟选矿厂职工魏晓飞介绍道:“我们这一块一是设置了除尘水,二是设置了密封式走廊,三是设置了布袋式脉冲除尘器,进行粉尘收集处理。布袋式脉冲除尘器,基本上可以收集99%的粉尘,远低于国家的10毫克(每立方米限值)。”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建设绿色矿山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家企业通过采用洗选效率更高的电位调控浮选工艺,对加药制度进行优化,达到了用更少、更环保的药剂洗选更多铅锌金属的效果。这样一来,不光洗选废水水质变好了,选矿效率提高了,还有效提升选矿回收率。

     据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有限公司凤县分公司梁家沟选矿厂主任工程师王洋介绍:“我们通过绿色矿山建设,我们的铅、锌回收率均提升2%左右,这个效益很可观的。”

     工艺的升级与管理的细化,让铅锌金属纯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商业价值。绿色矿山的创建,既让企业选矿过程变得环保,又反哺企业生产效益提升。

     资料显示:每百吨铅锌原矿能提取铅锌金属约为3到10吨,剩余的尾砂就成了尾矿。凤县有铅锌矿企业22家,产生的尾矿怎么处理曾经让当地政府部门头疼。由于尾矿属于固体废物,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建设尾矿库进行填埋,不过这一方法也有局限,占地,有安全隐患,需要全生命周期监测与维护。在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另一种处理方式,尾砂胶结充填技术。

     当选完矿的尾砂来到这家企业后,经过提升浓度,加胶固粉搅拌胶结等工序,摇身一变,形成达到一定强度的充填料浆,用于采空区回填。

      “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压力机去测试它的强度。应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度,测试出来它能承受力的峰值,0.68(兆帕)。7天的石块不低于0.3兆帕,是可以充填的。”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实验员刘希说道。

     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宏波介绍:“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设计的每天最大充填量是680立方米。这套系统依托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一键充填,大大降低了井下作业安全风险,提高了矿石回采率10%,减少尾砂堆存量45%,延长了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实现了尾砂资源化利用。”

     作为一个“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县区,凤县一方面严守生态红线,完成秦岭核心及重点保护区38户矿业权退出工作,完成27座尾矿库“一库一策”治理。另一方面,聚焦产业绿色升级,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10户,成功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

     与此同时,凤县创新探索“科学开发+全链消纳”模式,大力推广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年消纳尾砂、矿渣近百万吨,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33%以上;首创尾矿库“生态修复+光伏”项目,每年减碳4926吨。多措并举实现传统采矿产业的绿色循环发展。

     宝鸡市凤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蔺斌说道:“近年来,凤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构建起“绿色转型+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三位一体的矿业优化升级新模式,着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