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坚定落实省委省政府国企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加快碳硅等新产业发展,努力形成“产业体系化竞争力”。
8月16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群英在集团总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赫晓东共同签署建设陕西有色碳硅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就陕西有色碳硅新材料院士工作站研发方向、新型陶瓷粉末制备及产业化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忠良,副总经理苏旭盛出席。
新技术创造新市场 以产业化为目标倒推工作组织
哈尔滨工业大学赫晓东院士团队郑永挺教授作了《新物态陶瓷粉末的合成及工业应用》的技术研究进展汇报,介绍了高纯超细特种陶瓷粉末在陶瓷基增强复合材料、纳米碳复合材料、芯片基板等产业前沿技术和先进性应用等方面情况。
在听取介绍后,吴群英指出产业化准备是系统集成,要抓紧围绕技术产业化开展工作,一是市场需求调研,从同类产品的质量等级、产量、价格等方面详细、精准调研;二是设计准备,从制备技术、装备、成本、产品等方面深化设计;三是产业化准备,带着技术和用户沟通,成立高端产品市场开发专班全力开发市场,按照规模化做好产业化准备,以产业化为目标倒推市场开发、紧盯时间进度、组织人员力量,清单化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并表示氧化铝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等研发成果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要坚定不移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攻坚突破,把握规律性、富有前瞻性,把住前沿科技方向,始终坚持超前研发。
赫晓东对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指出碳硅新材料院士工作站作为有色集团发展战新产业的研发机构,要稳扎稳打,成熟一个、落实一个,把最前沿研究成果和产业化相结合,促进技术成果真正落地,坚定不移地把院士工作站打造成国家级精品工作站,并对陕西有色已形成的金属合金产业布局延链补链、新技术申报国家级奖项和产业支撑提出建议。
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突破 实现关键材料国产替代
2024年8月24日,陕西有色碳硅新材料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赫晓东院士签订三方协议,计划在延安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特种环境复合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发展。已与院士团队确定了3个研发课题组,计划年研发投入约5000万元,聚焦连续氧化物纤维、氧化铝增强复合材料、碳纳米复合材料三大产业方向,计划实现相关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助力碳硅新材料公司向商业航天、深海科技、高端装备领域市场拓展。碳硅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建设旨在推动特种环境复合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通过院士工作站建设,提升碳硅新材料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依托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省级重点工程实验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试验(西安)中心作为院士工作站科研基地,建设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陕西有色联合创新中心,承担院士工作站主要研发任务。
碳硅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核心技术团队成员隋超教授,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助理、战略发展改革部经理,集团办公室、科研技术创新部、有色研究院、企业文化部及碳硅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