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8日,由中国有色金属报社主办,西北大学中华文化培训学院承办的陕西有色金属集团2025年宣传干部暨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在百年名校西北大学举办。来自集团系统的60余名宣传部门负责人、优秀通讯员、企业文化及意识形态工作骨干参加培训。
锤炼本领,能力建设再上台阶
开班式上,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王小庆要求,一是提升政治素养,坚持“三突出”“三对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政治标准贯穿新闻宣传全过程。二是珍惜学习机会,提升业务本领,持续提升新闻采写、新媒体运用和舆情应对能力。三是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见重点、见落地、锤炼扎实作风,在火热实践中增长才干。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社长安仲生,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华文化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孙二丽在开班式致辞中寄语学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要义,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全面提升新时代新闻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化能力建设,锻造过硬本领,聚焦企业重大工作、重要部署给力发力,推动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实操,课程设置契合急需
培训班邀请了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周刊部主任曹祥汉、人民日报数字传播陕西内容中心主任王兆、陕西日报社经济部主任魏伟、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吴锋、新华网主任记者杨喜龙、陕汽集团企业文化高级经理周毅等资深专家,分别围绕新闻采写、新媒体传播、新闻摄影、短视频策划与运营、企业文化建设等内容分享了各自宝贵的实践经验。
课堂上,老师们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通过剖析经典范例,引导学员在交流互动中掌握方法论。课后,“解渴”“管用”成为学员们交流的热频词,大家表示,课程“量体裁衣”,直击工作需求和能力短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操性。
学风严谨,交流互动氛围浓厚
培训期间,严谨务实的学风与积极互动的氛围十分浓厚。
报到当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之旅”迅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通过“自我介绍+新闻宣传经验分享”,大家谈感悟、晒心得,分享了对宣传工作的感悟和热爱。来自金钼集团的《中国钼业之都报》主编高小莉讲述了宣传工作的精神传承,总结出宣传不仅是“写稿子”,更是“听故事”,只有走进职工工作生活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文字。宝钛集团文化新闻中心主管王涛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系统讲解了企业融媒体中心时代新闻主播的工作现状、瓶颈及挑战、未来发展方向,逻辑清晰、干货满满。
在每天晚上正式课后9点40分至10点10分的学习交流环节,各小组学员积极发言,分享了当天所思所想所悟。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交流互动,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
纪律严明,以考促学成效显著
为确保所学所悟转化为实操硬本领,培训将“严考实练”贯穿始终。结班考试内容涵盖9门课程的核心知识要点。班委会严负其责,召开班委会议提要求、明纪律、细分工,为培训班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培训班对学员严格考勤,确保了培训的良好秩序。结班式上,班委会对培训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向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是集团公司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骨干队伍的业务实训。学员们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充实、组织周密,收获满满,表示今后将把收获到的知识运用在宣传工作实践中,努力提升笔尖上的生产力,为讲好有色故事贡献更多力量, 以优秀作品诠释“宣传也是生产力”,为集团公司高质量转型升级“初显成效”奏响强音、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秦雨顺)